欢 迎 光 临 中 国 文 化 遗 产 网!
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文遗动态 文化遗产年鉴 出版动态 辩论赛 年鉴发行 本站留言 联系我们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发布时间: 2006-06-05 10:03:42 被阅览数: 1283 次


 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张学忠大使12月2日递交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批准书。中国是提交公约批准书的第一批国家之一。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我国昆曲位列其中。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其中。

 

昆曲艺术(China’s Kunqu Opera)

小档案
获准日期:2001年5月
遗产价值: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最古老和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从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末,曾在中国制造过长达两百余年的社会性痴迷。昆曲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很高;它拥有独特的声腔系统和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是一门集歌唱、舞蹈、道白、动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形式。
【概  述】
昆曲发源于元末明初的苏州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各种古老戏曲中尚存的剧种,也是世界流传至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昆曲又称昆(山)腔,相传是元末明初昆山人顾坚始创。明嘉靖年间(1552~1566年)经魏良辅改革,形成委婉、细腻的曲调,人称“水磨腔”。当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为昆曲奠定了牢固的文学基础。在伴奏方面,除弦索外,加上了笙、箫、管、笛等乐器,形成管弦并举,比当时流行的其他声腔有很大进步,明万历年初扩展到江、浙,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此后,昆曲由士大夫带入北京,与“弋阳腔”并为宫中大戏,从此成为剧坛盟主。明万历至清嘉庆年间(1570~1800年),昆曲达到了鼎盛时期,《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以及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风靡天下。
昆曲的文化价值在于剧本、音乐和表演。其剧本采用宋、元杂剧传奇的结构方式,通常每出戏24折,每折自成单元,可以独立演出。在语言上,昆曲继承了古诗词及元曲的长短句文体,华丽典雅。昆曲唱腔婉转细腻,吐字讲究;表演载歌载舞,舞蹈化、程式化程度非常高。
昆曲的音乐属联曲体结构,所使用的曲牌大约有1000种以上,南北曲牌来源于唐宋大曲、词调,宋代唱赚、诸宫调等古代舞音乐,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曲脚色行当分老生、小生、净、旦。各行脚色在表演上自成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
【特色说明】
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京剧等众多戏曲品种都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
【保护现状】
昆剧保留下了大量价值极高的剧本和乐谱,演出模式和表演艺术也得以流传,并仍活跃在当今的舞台上。
 

古琴艺术(The Art of Chinese Guqin Zither)

小档案
获准日期: 2003年11月7日
遗产价值:古琴在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琴曲的标记性、音乐的结构性等方面集中体现了中国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古琴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乐器,其音乐的文化内涵也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概  述】
古琴是中国唯一记载完整、传承不断的古代乐器,也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中国古代文人引以为傲的“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必修之课,是中国人文化身份认同的标志。历史上著名的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嵇康、李白、杜甫、宋徽宗等。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器乐形式,“高山流水”、“焚琴煮鹤”、“对牛弹琴”等妇孺皆知的成语都出自和琴有关的典故。
古琴长3.65尺,琴面为弧形,琴底平整。古琴最初有五根弦,周文王增加了一根弦,武王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古琴别名“瑶琴”、“玉琴”、“缘绮”、“丝桐”、“七弦琴”,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春秋战国时,古琴独奏已具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著名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名琴曲有《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琴歌专用于以琴伴奏的声乐曲,作品有宋代的《古怨》、元代的《黄莺吟》、明代的《苏武思君》、《渔樵问答》、清代的《阳关三叠》等。有的还由琴歌发展为器乐曲,如《胡笳十八拍》、《渔问答》等。
古琴有100多个泛音,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有自己的记谱方法(简字谱)。古琴委婉缠绵、平和沉稳、细腻含蓄,适合独奏。在中国乐器中能与其相和的唯有幽怨迷离的箫,琴箫合奏的古雅通脱似林下之风般。
20世纪70年代,美国向全世界征集最能代表地球生命的各种声音收录在太空探测器“旅行者”号的金唱片上。中国提供的古琴曲《流水》就是由古琴家管平湖在“鸣凤”琴上弹奏。
【特色说明】
两千年来,古琴始终是作为活的、有生命力的乐器在使用着,而不是作为文物和工艺品而陈列着的,尽管有许多唐宋元明时的琴早已具备了很高的文物价值。应该说,古琴首先是因为它在音乐表现力方面展示了过人之处,它才可能被文人选中,从而也才可能积淀着丰富浓厚的文化内涵的。古人云:“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是以动人心,感神明者,无以加于琴”。众所周知的伯牙弹琴,子期知音,雍门子周鼓琴令孟尝君泫然泣涕等流传至今的故事,以及瓠巴鼓琴,飞乌翔集,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玄鹤延颈之类的传说,都能说明这一点,而大量流传下来的、内容多样的琴曲则更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
【保护现状】
建国后,古琴音乐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抢救,调查、收集、整理了流失于民间中的各种传谱,现存传统古琴曲谱共3000余首,古琴谱150多部。
 

蒙古族长调民歌(The Pastoral Song of the Mongolian Ethnic Group)

小档案
获准日期:2005年11月25日
遗产价值:长调民歌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和草原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 其高亢悠远的风格宜于叙事而长于抒情,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概  述】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相对于短调而言。长调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在蒙古族形成时就已存在。它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或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
长调中特殊的发声技巧称作“诺古拉”, 意为皱褶,引申为包含不同装饰的歌唱技巧。即波折音,类似颤音,对形成蒙古族长调独特风格有重要作用。长调牧歌的典范之作《辽阔的草原》音乐语言、曲式结构简洁精练,全曲上下两个对偶乐句旋律热情奔放,达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完美统一,给人以辽阔、豪放的阳刚之美。广泛流传于草原牧人之中的蒙古民歌有《都仁札纳》、《圆蹄子的枣红马》、《额布根少布》、《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等。优秀的长调民歌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辞行》、《牡丹梁》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等。
蒙古人有三件宝,那就是:草原、骏马和蒙古长调。长调民歌因地域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彩:锡林郭勒草原长调华美、高亢而辽远;阿拉善戈壁草原长调舒缓;呼伦贝尔草原长调抒情似行云流水;科尔沁草原长调用歌声娓娓道来;鄂尔多斯高原长调苍凉而独特。
在长调艺术史上,长调艺术大师代代辈出。一代歌王哈扎布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以“草原抒情男高音”蜚声海内外,其《小黄马》高音区的演唱令人拍案叫绝。1955年,“长调歌王”宝音德力格尔以一曲《辽阔的草原》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金牌,倾倒世界级音乐大师与各国青年。
【特色说明】
长调的特点是字少腔长,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发挥,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歌词大多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反映的内容多集中于一个侧面。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
【保护现状】
1957年秋,内蒙古艺术学校宣告成立,不久即开设长调民歌专业。国家已把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举办了两届全国范围的长调民歌专题研讨会,并组织专家对分布在内蒙古境内的长调民歌进行了普查、搜集、整理、录音、记谱和翻译工作,出版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多次组织和举办了不同范围的专业和业余长调民歌演唱比赛,同时出版发行了《内蒙古长调民歌与马头琴》CD盘,收录了21首蒙古族长调民歌和18首马头琴音乐。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The Art of Chinese Uygur Muqam)

小档案
获准日期: 2005年11月25日
遗产价值: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分布于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地区的维吾尔木卡姆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被人们赞誉为“华夏瑰宝”、“丝路明珠”。
【概  述】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包括“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而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诞生于10~13世纪。1547年,酷爱音乐和诗歌的维吾尔族女孩阿曼尼莎成为以新疆莎车为国都的叶尔羌汗国的王后。她召集大量乐师和木卡姆演唱家大规模整理“木卡姆”,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并改掉了原“木卡姆”歌词中难懂的外来语词汇、古维吾尔语词汇和陈旧的宫廷诗词,创作了“依西莱提安库孜”这一新木卡姆,整理出结构完整、体系严密、朗朗上口、易于理解的全新“木卡姆”。19世纪,这套“木卡姆”被逐步精缩为十二部套曲,曲拍170多首,每部套曲约演奏两个小时,定名为“十二木卡姆”。
经过整理和编辑的“十二木卡姆”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340余首。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
今天,木卡姆分布地区很广,种类繁多。阿拉伯、波斯、土尔耳、印度及中亚等地均有木卡姆,但新疆的木卡姆种类最多,有一系列带有地域性特色的套曲,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朗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
【特色说明】
“十二木卡姆”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木卡姆”及民歌,其中的地方音乐包括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田音乐及刀郎音乐,其中较有名且具特色的是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的每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格曼(大曲)、达斯坦(叙事诗)和麦西热甫(民间歌舞)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达斯坦部分的唱词由民间叙事诗组成,其中包括《艾里甫与赛乃木》、《赛诺拜尔》、《迪拉热姆》、《巴巴·茹仙》等民间叙事中的代表性片断。
【保护现状】
叶尔羌汗国灭亡后,艺人流散,“十二木卡姆”音乐也随之流入民间,得以存活。1950年,“十二木卡姆”的录音整理和传承工作正式铺开。20世纪80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研究室、新疆木卡姆艺术团成立,同时出版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书籍和光盘。1996年,新疆艺术学院成立木卡姆表演艺术班。


上两条同类新闻:
  • 第二章 中国文化遗产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 回网站首页
    版权所有:广州英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2005-2006©
    06061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权责声明